《香江浮华录:从龙套到影坛大亨的逆袭传奇》_港娱小说
1997年,香港回归前夕的维多利亚港依旧灯火璀璨。22岁的陈默蹲在庙街大排档的塑料凳上,嗦完最后一筷子云吞面,兜里只剩三枚硬币。身后霓虹灯牌映着《古惑仔》的海报,铜锣湾的江湖传说正席卷全港,而他只是某部黑帮片里连台词都没有的“尸体专业户”。
“阿默!第三场戏要扑街啊,死得再夸张点!”场记的喇叭声刺破片场嘈杂。陈默抹了把脸上的人造血浆,突然听见脑海响起机械音:【叮!‘港娱教父系统’激活——今日任务:让王晶导演记住你的脸】
三个月后,亚视午夜档播出的低成本鬼片《阴阳路之庙街诡谈》意外爆红。观众们津津乐道那个被女鬼附身后,仅靠眼神就让人脊背发凉的龙套演员。当王晶在《电影双周刊》上提到“有个后生仔演技邪门”时,陈默正坐在邵氏片场的道具箱上,翻着系统奖励的【1990-2000年票房数据大全】,指尖停在《无间道》的空白企划页……
新世纪钟声敲响时,陈默的“银河映像”已凭《黑社会》横扫金像奖。狗仔队拍到他与向华强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,八卦杂志却不知道这位新晋大亨正盯着内地院线改革新闻。当横店影视城升起第一块“银河影业”的招牌,曾经的庙街少年轻笑:“这才刚开场。”
(故事元素:系统流+商战+怀旧港片彩蛋,主线聚焦主角利用先知先觉重塑港娱格局,支线穿插与梅艳芳、张国荣等巨星的羁绊,暗线映射香港影视业北上发展的时代浪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