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念如茧:一场自我囚禁的灵魂独白_执念小说
执念是心底最顽固的刺青,时间越久,颜色越深,最终长成血肉的一部分。
林晚的抽屉里锁着一沓泛黄的信纸,那是七年前未寄出的情书。她总在雨天取出它们,指尖摩挲着纸上晕开的蓝墨水,仿佛这样就能触到那个早已远去的少年背影。朋友劝她:“不过是一场青春幻觉。”她却笑着摇头——有些执念不是放不下,而是人需要这份放不下的痛感来确认自己活着。
小说家陈默花了十年写同一部小说。主角永远卡在第三章的雨夜,举着刀的手悬在半空。编辑说这是创作瓶颈,他却知道这是困在旧事的幽灵作祟。二十岁那年,他亲眼目睹一场车祸,而死者临终的眼神成了他笔下雨的底色。
执念像一间没有门的屋子。有人用回忆砌墙,有人用悔恨糊窗,最后都成了自己最虔诚的囚徒。可偏偏是这样的囚徒,在深夜能听见灵魂最真实的震颤——那些未完成的、已失去的、求不得的,最终都化作故事里的光。
或许执念真正的价值,不在于解脱,而在于它让我们在废墟里开出一朵畸形的花。